Archive for the '社會主義探索' Category

《革命與反革命》第二版序言 2021年10月(金寶瑜)

2021年法國巴黎「外文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s Press)出版了金寶瑜的英文書《革命與反革命》第二版,第二版的序言評價了中共走資本主義道路後,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並展望中國人民反資本主義鬥爭的前景。近日中國大陸的左翼青年將第二版的序言譯成中文,我們特予登載,以饗讀者。──編者

2012年,菲律賓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出版了《革命與反革命》第一版。這本書收錄了我在1991年至2010年寫的關於中國為解放和新的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所作鬥爭的文章。在新社會的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內部有著社會主義路線和資本主義路線的激烈鬥爭。工人、農民和知識份子都積極地參加到這些鬥爭中。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社會主義路線取得了勝利,中國能夠進行二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黨內積極推行資本主義發展路線的領導者篡奪了政權。這本書解釋了反革命是如何逐步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社會,並代之建立資本主義的。甚至在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就基本完成。因此,如果我們從中國共產黨開始改革算起,那麼中國資本主義已存在四十多年。

在社會主義時期,中國推行自力更生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這種發展為城鄉所有的中國人民提供了糧食、醫療保健(特別是預防)、教育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在農村,公社體制下的農民使中國稀少的可耕土地得到了顯著的質的改善,用他們巨大的勞動力建設了農業基礎設施,改良了土質。在城市,大多數工廠的工人能夠完成初步的工業化。在二十年的短暫時間裡,中國在農業生產上完成了部分機械化,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為工業化初期階段的工業生產需要生產了足夠的原料。中國人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保持獨立,不受外國資本或權力的干涉。

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人民期望著更加發展、安全和繁榮的未來。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時期取得的這些成就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記錄。此外,社會主義不只是更好的物質福利。隨著生產關係的改變和剝削與壓迫的消除,人們體驗到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隨著中國進入新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初始階段,特別感謝了為新中國建立貢獻體力勞動的工農。

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的發展為世界其他欠發達國家的工農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示範。他們遭受著來自本國政府和外國帝國主義的無情剝削和壓迫。中國作為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崛起為其他人民和民族提供了希望。同時,它在建設社會主義上的成功顯示出對帝國主義列強及其附屬國不斷的威脅。因此,帝國主義列強熱切渴望著與中國新的資本主義政權合作的機會。

中國資本主義四十年——評價

中國資本主義的四十年為我們的評價提供了大量的具體事例。這個評價包括了四十年的資本主義對中國這個國家及其人民的影響,特別是對工農的影響。它也包括了中國四十年的資本主義對全球壟斷資本、帝國主義各國和這些國家的工人的影響。考察中國四十年的資本主義對馬克思主義者、列寧主義者和毛主義革命者的觀點,以及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也很重要。我們對中國資本主義四十年的認識、評價和分析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社會、它在過去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它的未來發展。

第一,中國資本主義四十年對中國這個國家及其人民的影響

當鄧小平為中國的資本主義改革而實施他的計畫時,他的一句話眾人所知:“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他的意思是說,不管是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只要能發展中國的生產力就行。在社會主義時期,鄧小平及其前任劉少奇對中國發展生產力的速度趕到非常不滿。他們把中國的“低”發展速度歸結為資本積累的“低”水準。從他們的觀點看,資本積累是生產力發展的關鍵。他們認為,在社會主義時期,國有企業的資本積累太低,因為這些企業的工人工資“太高”了,他們的福利“太豐厚”了。鄧小平認為,如果調低國有企業工人的工資,削減他們的福利,那麼資本積累就能加快。鄧小平認為,這可以通過釋放農村的大量勞動力來實現,這是鄧小平解散人民公社的關鍵原因。如果沒有了公社,那麼農民將被迫到城裡去與工人競爭,從而壓低了工資和削減了福利。

毋庸置疑,鄧小平過去四十年的資本主義改革發展了中國的生產力。自20世紀70年代末直到近二十年,真實GDP每年平均10%。但是,鄧小平從最開始就沒有解釋,誰會享受GDP快速增長的成果——他也沒有解釋發展的到底是哪種生產力。他只是宣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四十年後,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誰從資本主義改革中受益,誰被拋在了後面。下面將從中國的資源——土地、礦產和能源資源及其環境——的角度考察資本主義四十年對中國這個國家的影響。之後我將概述資本主義改革是如何在總體上影響人們和社會的。

大宗商品的快速生產加劇了世界產能過剩問題。這本書於2012 年首次出版時,距離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四年。我在《後記》中寫道:

“2007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對隨後兩年的中國出口增長產生了消極影響。但是,儘管它的增長率下降了,但出口增長仍在繼續……這些資料表明,2009年上半年政府4萬億元的刺激方案和7.3萬億元銀行信貸的增加在短期內起到了穩定經濟的作用。但經濟的長期問題仍未改變。”

此後,在2013年,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包括了在亞洲、歐洲和非洲超過68個國家投資1萬億美元,用於建設新的道路、港口、鐵路和發電廠的計畫。這個倡議被宣傳為幫助欠發達國家發展必要的基礎設施的人道主義倡議,但它的實際意圖是使中國從這些國家獲取資源。它也意欲通過花費中國多年來從出口順差中積累的大量外匯儲備,來加強中國的國外影響。除了一帶一倡議(也被稱為“新絲綢之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中國正逐步化解包括煤炭、鋼鐵、水泥、玻璃等多個部門的產能過剩。2014年至2016年,中國關停了工廠和讓工人下崗。但是,中國的產能過剩不僅是在生產設施上,也在交通運輸、其他基礎設施以及商品房和居民住宅上。之後,新冠疫情大流行襲來,造成了出口和消費支出的下降。許多企業被迫關門。(注釋1,李克強總理回應稱,要通過鼓勵街頭小販的擴張來增加就業和鼓勵消費。一時間,整個國家看起來都參與到所謂的“地攤經濟”中——但這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到2020年底,由於全球大流行,國外需要進一步放緩。但是,在2020年末,中國的出口略有回升,主要是由於大流行對其他國家生產的影響。儘管有大流行,但中國的GDP(據報導)在2020年仍然勉強實現了2.1%的增長。但是,隨著大流行的高峰過去,有跡象表明,由於過去四十年的不斷擴張,中國可能正走向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中國因出口擴張而實現的GDP增長的成功正迎來結束。隨著商品堆積和世界產能過剩問題變得愈加嚴重,中美之間在過去三年裡已經發生的貿易衝突將加劇。鄧小平去集體化之後,超過兩千萬農民到城市裡生產衣服、鞋子、電子設備、汽車、玩具和其他勞動密集產品的出口工廠打工。在最初的數十年裡,這些工廠(大多位於廣州、深圳、東莞附近的珠三角和上海、蘇州附近的長三角)支付很低的工資,幾乎沒有五險一金。大多數人只能通過每天加班12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來糊口。當前,農村大約有九千萬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在城市打工。在中國的歷史上,戰爭使家庭分離,但在今天則是經濟遷移使家庭成員分隔兩地。

過去幾十年裡,這些遭受屈辱和在危險的工作場所掙得很低工資的農民工進行鬥爭,提高了工資,有了一些極低的保險金,改變了工廠和工作場所不公正的規章條例。他們的鬥爭大多是通過短暫的野貓罷工(指突然而自發的罷工,譯者注)和談判來進行的。只要有工作崗位,就不乏農民工遠途而來以維持生計和養家。

許多“留守兒童”長大後成為了下一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有著不同的態度;他們中的大多數拒絕像他們的父輩那樣辛苦的工作。一些人認為,不斷地在工廠裡加班太困難了。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結婚,一些人選擇單身,因此他們沒有養家的負擔——這是中國一個全新的現象。他們中的一些人更喜歡日結,這樣他們就能工作幾天,然後玩上幾天。他們認為,不管怎麼努力工作,他們都沒有足夠的錢來買像汽車這樣的奢侈品。對農民工來說,在他們工作的城市裡有住房幾乎不可能。因此,他們中的一些人採取了時下流行的“躺平”哲學,也就是說用盡可能少的工作來掙剛剛夠吃飯和睡覺的地方的錢。這種“低欲望”的生活方式第一次出現是在90年代後繁榮時期的日本。現在它漸漸傳播到中國——不僅是在農民工中間,也在城市的正式工中間。這種怠工可以被看做是一種抵抗,而政府強烈反對這種生活方式,批評這種態度是懶惰和缺乏職業道德。

在帝國主義世界,鄧小平的資本主義改革找到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者與全球壟斷資本合作並分享利潤的途徑。中國的戰略是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三十多年裡,這個戰略為中國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場。出口的迅速擴張是中國GDP增長的動力。但是,中國出口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結果嚴重影響了中國的自然資源,破壞了中國的環境。

在資本主義改革之前,中國有著豐富的資源,如煤炭、化石燃料和鐵礦石,但是它們大多埋藏在地下,作為未來使用的儲備,同時一些資源出口。甚至在改革初期,中國仍然出口一些資源。現在,四十年之後,這些資源已經枯竭,中國不得不依賴進口。與此同時,中國向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一樣,正尋找途徑從其他國家掠奪資源,如先前提到的“新絲綢之路”。

在最近的資本主義四十年裡,住房(包括商品房和住宅,大部分用於了投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驚人的速度進行,造成了本已稀缺的可耕用地進一步減少。此外,兩百多個城市的居民不再有足夠的新鮮飲用水。在污染方面,像中國這樣通過出口密集勞動產品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國家,一直在相互競爭,用降低環境要求來吸引外國投資。後面的章節詳細介紹了因出口擴張而來的GDP增長對中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該資料證明,在短短幾十年之後,利用出口刺激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由於工資和製造成本(原材料、租金和運輸)的上漲,中國正失去在出口勞動密集產品上的競爭力。各種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利潤率已經下降,早在2005年就開始生產外移。數家知名的境外公司,如裕元鞋業(臺灣)、富士康(臺灣蘋果產品加工商)、三星(南朝鮮電子公司)已經部分或全部把它們的生產轉移到了越南。其他工資比中國低的潛在國家是孟加拉、印尼和/或印度。此外,中國人口正迅速老化;出生率已經停止甚至下降。儘管政府在2016 年結束了獨生子女政策,並且最近又鼓勵家庭生育三孩,但這種情況還是發生了。中國年輕人不願結婚,或者一旦結婚,不願要孩子,因為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

當像深圳、東莞、廣州等城市的工廠停業,特別是在2020年開始的大流行期間,城市居民數量急劇下降。許多因2021年春節而回家的工人沒有再回來。很多企業尤其是曾經人滿為患的小餐館也紛紛倒閉,很多大大小小的房東都失去了租客。此外,曾經繁榮的購物中心現在幾乎空無一人,這些城市的一些中轉站甚至關閉。

中國的貧富收入差距極大。在幾十年的私有化之後,中國的私人資本成長的非常巨大和強大,如阿裡巴巴的馬雲,中國最富有的人(許多億萬富翁)之一。富裕的政府官員與私人資本家分享財富,過著奢侈的生活,並將大部分資金運往國外,購買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城市的精品房地產。根據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億萬富翁——2021年的1058 VS 美國的696。私人資本家現在是統治精英的一部分。2018年,13屆人大的當選代表中有104位億萬富翁。上層的資本家、大型私營企業的負責人擁有經濟權力,而他們的合作夥伴、高級政府官員則控制著政治權力。眾所周知,生活在國外的超級富豪子女開著豪車,喝著昂貴的葡萄酒,穿著最新的時裝,過著與所在國富豪的奢侈生活相媲美的生活。

當然,絕大多數中國人不得不為了生活而工作,他們的收入有很大不同——從一個月數千元到一個月數百元不等。中國總理李克強最近披露,有6億人——幾乎占總人口的一半——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大多數高收入群體都擁有大學學位,許多人在高科技行業工作。特別是超長工作時間的程式師。他們在兩年之前開始了抵制“996”——早九點上班,晚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的運動。但他們的抵抗只有微乎其微的影響。由於就業市場趨緊,工作時間進一步延長,這些工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沒有休息日並不罕見。他們的人數約占工薪階層人數的5%,每月工資在10 000-20 000元及以上,能買得起汽車,有一套公寓,能送孩子去私立學校,但也以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的形式背負著大量債務。雖然他們擁有大量的物質財富,但他們醒著的時候幾乎都在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或照顧自己的健康。此外,高科技工人不得不因為年齡而擔心失業。在這些行業,35-40歲的人被認為太老了,如果一個人在這個年紀失業,那麼他/她在找到一份類似工資的工作極其困難。

近些年,大學畢業生總體上更難找到工作。當下,大學畢業生太多,工業、政府和服務業難以吸納下。在過去,努力學習,經過高考在知名大學學習是年輕人唯一的夢想,這使他們能成為小資產階級的一份子。現在,這僅僅是個夢想,即使他們從大學畢業。據報導,有多達7萬名外賣員擁有碩士學位,許多人當計程車司機,而一些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女性做保姆。這在過去完全沒有聽過。

直到最近,不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月薪在2000-6000元或者更多,而大多數人的收入在4000-5000元左右。日結工一小時20-25元,或者一天200元左右。但是,就業形勢在近幾年惡化了。據估計,失業率高達20%。李克強稱,大約1億人屬於“靈活就業”。這一類是轉業和離職的工人。

在出口加工城市景氣的年月裡,一些人又可能省下一點錢,或者從家人/親戚那裡借錢幹小買賣,來賣食物和其它消費品。一些人甚至能開小餐館。這些小老闆工作時間很長,成功的人有能力購買一套公寓供自己居住,甚至可以購買更多的公寓出租。但是,由於工人離開了這些製造業城市,這些小老闆不再有足夠的消費者來維持生計。大量的小老闆和小房東破產了。

對於仍在農村和需要他們的孩子往家裡寄錢的農民來說,生活也更加困難。每戶農民每年可以從他們的小塊土地上獲得幾百元。他們中的一些人年紀太大了,不能下地,有太多的土地撂荒。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了農村,失業(隱藏的和公開的)急劇增長。在城鎮工作的人沒有幹農活的經驗,即便如此,他們離開的首要原因是,他們的小塊土地無法維持他們的生計。這就是鄧小平的資本主義改革破壞公社後中國農民的真實情況。

第二,中國資本主義四十年對世界壟斷資本、帝國主義及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的影響。

中國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對全球壟斷資本和帝國主義大為有利。在20世紀70年代末,產能過剩問題廣泛存在於帝國主義國家的所有主要行業,從汽車到鋼鐵及通訊等。全球壟斷資本迫切地需要擴張的地方。解決方案是美國總統羅奈爾得·雷根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在80 年代初上臺時所宣導和追求的新自由主義。他們共同發起了一場意識形態運動,積極推進新自由主義議程,宣告社會主義失敗、資本主義勝利的歷史終結。新自由主義議程迫使各國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投資開放邊境。

壟斷資本的新自由主義策略建立了新的國際分工。在舊的分工下,壟斷資本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工業品,把它們出口到欠發達國家。一個說明性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國強迫印度進口英國機器製造的紡織品。欠發達國家出口農產品、礦產資源、能源和用以交換的初級產品。這是一項關鍵的帝國主義策略,因為它阻止了欠發達國家開啟自己的工業化進程。但是,這個策略阻止了欠發達國家的人口消費帝國主義國家的大量商品。

在這種新的國際分工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利用欠發達國家的低工資勞力和把產生污染的生產轉移到這些新的生產場所,在這些國家投資工業生產,特別是勞動密集和產生污染的工業生產。這些低工資工人也購買在他們國家生產的由壟斷企業控制的公司出售消費品——鞋子、衣服、其他耐用消費品,甚至是汽車。現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汽車是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公司生產的。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汽車市場(美國、歐洲國家和日本)的產能都無可救藥地飽和了。今天,汽車市場大大擴張了。例如,今年中國的新車登記數是1979萬輛,超過了美國的1446萬輛,或歐洲的1196萬輛新車銷量。日本的新車銷量僅有381萬輛。

這不是誇張地說,中國過去幾十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幫助全球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延長了生命。中國為世界過剩資本提供了另外的空間。而且,隨著生產轉移到中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資本權力加強了對工人的反對。在美國,美國產業轉移到中國對勞工的影響是顯著的。在戰後早期,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在勞工問題上是反對三大汽車企業的強大力量。為了擺脫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影響,汽車企業首先是把生產從底特略重新安置在工資更低、勞工組織更弱的美國南方。之後它們又利用克林頓政府時期推動的“北美自貿協定”,把生產轉移到墨西哥。美國政府資助汽車工業和其他製造業,把生產安置在境外,那裡的工人工資是美國非工會會員工資的一部分,環境法也更寬鬆。

之後,中國在鄧小平的改革下開放邊境,美國以及歐洲、日本的公司的投資湧向中國。除了低工資和寬鬆的環境法,中國也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高教育的、守紀律的勞動力——所有這些都是在社會主義時期艱難發展起來的,成熟到足以剝削。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以及東北部的紡織公司在80 年代初期開始轉移。然後汽車、電子產品、玩具甚至自行車等其他產業也開始轉移。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公司也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因此,帝國主義國家的工人被置於較弱的競爭地位,並且與雇主談判的能力變弱。此外,帝國主義國家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也使許多工人被機器取代。正是在這幾十年期間和之後,製造業工人失去了工作,別無選擇,只能在服務業找到工作。服務業的工資低於生活工資,而且往往很少或根本沒有福利。

但是,中國數十年的資本主義在絕大多數產業創造了大量的生產能力。這只能意味著一場甚至更大的生產過剩危機正在逼近——不只是在中國,而且是在整個帝國主義世界。

第三,中國四十年的資本主義對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毛主義者,以及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

在短期內,中國的資本主義政變對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共產主義運動和組織產生了較大且消極的影響。蘇聯的整個解體已經造成震驚,而中國轉向資本主義則更具破壞,在許多方面造成了更多的混亂。蘇聯早已轉向修正主義,但是許多在5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的分裂中與中國“站在一邊”的人並未當然地理解中共的路線鬥爭。結果,大多數人沒有認出鄧小平改革是什麼:資本主義路線的決定性勝利和社會主義被擊敗。

這種認識上的不足甚至造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裂為數個“陣營”。像追隨阿爾巴尼亞的恩維爾·霍查的一些人無法辨別路線的改變,把鄧小平改革下的中國的行動當做原因,全面否定中國現代史,包括毛主席特別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另一些人緊隨其後,放棄中國作為對抗西方的象徵性灘頭陣地,繼續捍衛它和鄧小平的資本主義改革和政策——也包括它對文化革命的完全否定。(許多採取這條路線的人在1989年天安門六·四大屠殺後放棄了它,但也有許多人堅持保衛中國,甚至在屠殺發生後也是如此。)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少數人花費一些時間來整理混亂,分析發生了什麼。正如我所做的,他們看到社會主義在中國被擊敗了。這不是社會主義某些固有缺陷的結果——這不是社會主義的終結——而是資本主義者在長期的路線鬥爭(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高潮)中奪得政權的結果。這少數人在分析和吸取了鬥爭和被擊敗的教訓後,繼而建立了我們今天在菲律賓和印度看到的最強大、最有韌性的革命運動。

即使中國國家不斷地企圖抹去和改寫中國革命史和社會主義史,但是那段歷史還在。革命者能從中吸取的教訓是極寶貴的,它是人民反對資本主義的強大武器。同樣的,鄧小平及其同夥是如何擊敗社會主義路線的,他是如何和為什麼能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上攻擊和破壞社會主義的,這對於那些仍然尋求理解而不僅僅是站在一邊攻擊或捍衛中國的人來說,同樣重要。

有理論上的和抽象的社會主義,有在中國具體實施的社會主義。因此,中國人民將繼續與他們近四十年經歷了的東西戰鬥。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有較高組織的努力,但是他們在高潮和低谷中反對中國資本主義的所有鬥爭,與歷史上贏得社會主義的鬥爭同樣重要;他們的經歷對於中國以外的人來說也很重要,以便更深入地瞭解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人民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

向前看:中國人民反對資本主義的鬥爭

正如到目前為止的分析所表明的,資本主義四十年後,中國可能正面臨一場以已經正在發生的金融危機為開始的相當嚴重的經濟危機。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中國的住宅和商業房地產市場擴張過快,房地產領域出現了很多投機行為。此外,房地產公司都有非常高的杠杆,押注在房價的繼續上漲上。房地產的建設、交易和融資合計約占中國GDP經濟活動的30%。最近,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恒大難以履行其金融義務,預計其破產將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嚴重影響。

因為中國失去了它在出口勞動密集產品上的競爭力,它不能再繼續利用出口戰略來增加GDP。同時,中國也不能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絕大多數的先進科技產品上順利競爭。有建議稱,中國需要擴大內迴圈;但是,中國在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方面一直存在問題。因此,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增長將減速,失業將繼續上升。中國國家最大的恐懼就是失業。

資本主義四十年後,中國面臨許多矛盾。今天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資本主義當局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共產黨”掌握著政治和經濟權力,代表著資本利益。它推行政策控制、剝削和壓迫中國勞動階級:工人和農民。

除資本與勞動的主要矛盾外,資產階級內部也有矛盾。而且私人資產階級和政權內部也有矛盾。最近的一個例子是2020年11月馬雲“失蹤”三個月。馬雲是阿裡巴巴和許多其他大公司,包括媒體和房地產公司的創始人和現任首席執行官。當馬雲批判地評論中國的銀行體系,同時他的資產越來越多時,他惹上了該黨的麻煩。結果,他被禁止他的金融業務螞蟻金服上市。在他再次出現後,顯而易見,他對政府做出了一些讓步。(注釋2,馬雲和其他螞蟻金服的董事以低利率從國有銀行借款,並以較高利率向消費者提供貸款。最近,中國強制對螞蟻金服進行大規模重組計畫。)在中國,掌握經濟權力的人(如馬雲和其他大資本家)和那些掌握著政治與經濟權力的人(即“共產黨”)存在矛盾,而經濟權力不能單獨取勝。

該黨內部也存在矛盾。周所眾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反腐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打擊他的一些對手;該黨的不同派別定期為了獲得更多的控制而相互鬥。中央政府和許多地方政府(省、市、鎮)也存在矛盾。中央政府控制稅收,但是地方政府必須負責官僚管理和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地方政府控制土地,賣地是近年來的主要收入來源。這與國家保持足夠農用土地的國民目標相矛盾,因為中央政府負責供給中國大量的人口。此外,地方政府通過形成民營企業身份向銀行過度借貸,而中央政府必須保證這些銀行的安全。地方黨員的晉升往往取決於他們在任期內在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績”。結果是過度建設與當地目前甚至未來的需求幾乎沒有聯繫。地方政府日益無法支付貸款,成為了對銀行體系安全的潛在威脅。對這個資本主義政權來說,所有這些矛盾都很難解決——更不要提現政權、私人資本家與廣大工農群眾的矛盾了。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大多數工農都辛苦工作,但他們的生活並不安定。公正地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能夠購買更多的新商品,例如手機、衣服、鞋子,並享受了一些其他的生活便利。但是工人的工資往往太低,無法在不擔心健康(或其他危機)和支付醫療費用的情況下生活,他們有時被迫借入數萬元人民幣。農民工的工資通常不能在他們工作的城市租一個地方來供家庭居住,更不用說存夠錢到退休的那一天了。隨著經濟走向嚴重衰退,許多已經失去工作的農民工別無選擇,只能返回農村,他們在農村的選擇極其有限。

在更大的圖景中,通過革命和在社會主義時期建設現代中國的人看到他們的土地被浪費了,環境被污染,資源枯竭。同樣重要的是,他們目睹了曾經位於他們生活中心的社會主義價值的退化,以至於人們不僅對政府失去信心,而且彼此也缺乏信任。如果一個老人在大街上跌倒,許多人不願幫助他或她,因為害怕被起訴。人們不再信任被用來保護他們的員警,因為員警往往與黑社會有聯繫,濫用權力、恐嚇和勒索。員警無故攔車要求給錢——在很久之前的中國社會主義過去,“為人民服務”真正被踐行,那些“公共安全”的人真正保護公眾。作為循規蹈矩之人,普通人非常憤恨和反感的許多犯罪活動捲土重來,如賣淫和性交易、賭博、非法毒品,更重要的是,數百萬數百萬地賄賂官員。也有報導稱,醫生與其患者、大學教授與其主管之間或商業夥伴之間爆發了暴力事件。有時,他們之間的這些爭執嚴重到甚至涉及公開殺害。這些事件展示了社會主義時期從未聽聞過的人民間的矛盾種類。

目前,“共產黨”的領導人不再討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不同;相反,他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模糊一切事物。政府的當前策略是用強調中國傳統的文化價值、淡化革命和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的英勇鬥爭,來推動中國的民族主義。現政權利用一切機會來誇耀其作為一個崛起大國的成就。例如,中國吹噓其高鐵建設,不只是在中國,也在其他數個國家。但是,中國仍然沒有掌握高鐵技術的最關鍵部件;它不得不從德國、法國和日本的公司那裡購買這些部件。普通人和知識份子繼續將當前的發展與社會主義時代進行比較,並提出尖銳的和批判性的分析。這種強烈的社會主義傳統將證明人民當前和未來反對資本主義和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至關重要——就像人民反對資本主義和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將證明,全世界人民打敗資本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的至關重要性一樣。

這本書試圖提供對1956-1976年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分析。它表明了工人和農民是如何從社會主義中獲益的,中國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奠定獨立經濟發展的基礎,為社會主義社會留下極其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包括了工人的工廠管理,這是最終建立工人國家的第一步。在帝國主義時代,欠發達國家的勞動人民該如何為自身的解放而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為他們提供了榜樣。在我最新的著作《從勝利到挫折——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復辟》(外文出版社,巴黎,2019年)(該書相似內容可見《中國革命的道路——論解放後兩條路線的鬥爭》,批判與改造社,臺灣,2020年,譯者注)最後一章提供了對該書2012年後記至2019年間更詳細的概述和分析。

1949年中國解放後,中國人民鬥爭了三十年來建設社會主義。在毛主席于1976年逝世後,中國勞動人民又與資本主義鬥了四十年。七十年的鬥爭很長——兩代革命者的一生。但是從150年前的巴黎公社開始,世界無產階級不斷為擺脫資本無情地控制他們的鎖鏈而鬥爭。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和1949年的中國革命是兩場勝利的革命,無產階級從資產階級那裡奪得了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150年反對資本主義和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沒有停止。現在,菲律賓人民和印度人民正勇敢地為反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戰爭而戰。他們的鬥爭和其他民族與人民的鬥爭將繼續,直到資本主義被最終打敗。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帝國主義國家大多數工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在當下的新冠大流行中,許多人第一次不得不去食品銀行,許多新失業的工人被驅逐,被迫流落街頭或住在自己的車裡。帝國主義國家的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他們的政府能夠有效地應對環境危機,也不相信他們的政府能夠結束對其他民族的政治和軍事干涉。最近,美國從阿富汗撤離佔領軍,只是突出了該國二十年戰爭後的矛盾和問題。

不幸的是,帝國主義國家的許多工人被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困住了;他們被告知決不能要求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因為他們的要求只會使公司搬遷。他們相信這些威脅,因為他們看到許多的公司已經這樣做。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迷惑工人,讓他們相信其他國家的工人是他們的敵人。只要工人還相信這些謊言,他們就不能與他們的共同敵人作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就還是個空談。

中國正走向經濟危機和潛在的政治危機。由於源自70 年代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政策已經窮盡所有選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如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很可能會發現它們面臨著類似的危機。但是,只要如印度、巴西和拉美及東南亞的其他國家排著隊,熱切地像中國曾經做的那樣發揮作用,那麼壟斷資本就能把新的國際分工延長一點。因此,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工農要明白,他們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即使他們的政府能夠在全球壟斷資本控制的新分工中贏得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國家將在此過程中遭受蹂躪,損害子孫後代的發展條件。這種認識在反對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鬥爭中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革命的道路─論解放後兩條路線的鬥爭》(金寶瑜)

金寶瑜《中國革命的道路─論解放後兩條路線的鬥爭》一書的pdf電子版已編製完成,現貼上網站,以饗讀者。印刷版在端午節後即可出書。──編者

《中國革命的道路─論解放後兩條路線的鬥爭》出版序(杜繼平)

2008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爆發危機以後,十二年來,非但沒有脫出經濟持續衰退的困境,反而愈陷愈深,舉世政治經濟的動蕩不安有增無已,氣候變化的劫難日益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造成土地、空氣、水的大範圍污染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更為巨大,與此相聯繫的是新型病毒層出不窮,不僅肆虐荼毒人類、牲畜,還使本已衰弱不振的經濟雪上加霜,更為危殆,凡此種種都已彰明顯著地擺在當今世人面前。可以毫不過甚其辭地說,人類再不擺脫資本主義改走社會主義道路,就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二十世紀追求人類解放的社會主義革命未竟全功,留下不少疑難問題有待解決;蘇聯先是在赫魯曉夫上台後變質為修正主義,至1991年,如毛澤東所預料的,全面垮台崩潰;中共則自鄧小平上台後,背棄社會主義,大搞資本主義,也正如毛澤東所預料的,「我們的國家,如果不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就會變成南斯拉夫那樣的國家,變成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的國家,無產階級專政就會轉化成資產階級專政,而且會是反動的、法西斯式的專政。」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成果,在中共走資派當權下,被摧毀殆盡,億萬工農勞動人民「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飽受官僚、資本的殘酷壓迫、剝削。面對這樣的大變局,右派額手稱慶,雀躍歡呼,幼稚地誤以為資本主義已大獲全勝,人類別無選擇,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制是唯一的出路;全世界許多左派或灰心喪志,流於虛無;或倒退右轉,充當資產階級的奴僕,成了反共份子;或淪為無政府主義者,從事無望的抗爭。因此,要重新走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正視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經驗,認真、徹底地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的得與失,實事求是地鑒別出成功與失敗之處,有理有據地反駁各式各樣關於社會主義的奇談怪論;而在馬克思主義者的陣營中,也必須展開開誠布公的深入討論,力求釐清問題,化解分歧,或最少將不必要的誤解降到最低,從而在實際的鬥爭中,逐步形成越來越強大的力量與更加緊密的團結。

社會主義革命要面對的既有數千年私有制所積澱的舊思想、舊道德、舊習慣、舊文化的頑固傳統,又有五百年來資本主義發展所形成的資產階級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力量,本非易舉;在人類歷史中,一個新時代、新制度的開創、變革,絕非一蹴可及,一帆風順的,總會遭到舊勢力的抵抗與反覆的反撲,力圖復辟,法國大革命後的資產階級革命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社會主義革命要求解放全人類的目標要比資產階級宏大得多,遭遇的困難當然也艱鉅得多。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毛澤東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中,總結了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定律說:「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這是一條馬克思主義的定律。我們說“帝國主義是很兇惡的”,就是說它的本性是不能改變的,帝國主義分子決不肯放下屠刀,他們也決不能成佛,直至他們的滅亡。

  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他們也是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又一條定律。俄國人民的革命曾經是依照了這條定律,中國人民的革命也是依照這條定律。」

1960年代,中蘇論戰時,中共中央於1963年6月14日發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答覆蘇共中央的來信,其中有段話說:「歷史證明,革命沒有不通過一些曲折的道路,也沒有不遭受某些犧牲而能夠取得勝利的。...如果誰認為只有革命一帆風順,事先得到不會遭受犧牲和失敗的保票,才可以進行革命,那他就根本不是革命者。」

所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既不會為一時的勝利沖昏了腦袋,也不會被一次,甚至多次的失敗所嚇倒;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失敗與錯誤都不足懼,正如恩格斯所說:「(無產階級)要獲取明確的(革命)理論認識,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學習,“吃一塹,長一智”。」明代大儒王陽明也說:「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後日之得。」關鍵在於要能夠善於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屢仆屢起,終底於成。但要作好總結經驗的工作,首先必須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而不是用形而上學的抽象思維方法,不顧客觀發展、變化的現實,直接套用既有的馬列理論;也不能僅依自以為道德、正義的立場,詛咒資本主義,主觀巴望資本主義的崩潰,而是必須深入研究客觀現實,掌握資本運動規律的必然性,再加以自覺地運用,充份、有效地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

恩格斯晚年針對馬克思主義盛行後,大量誤解、濫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象,再三提醒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公式,他說:「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一九四一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也根據馬克思《資本論》的研究方法指出,想取得引導革命行動的正確理論,「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

關於當前的世界形勢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現實可能性,2019年5月25日,我接受香港《懷火》網站訪問,談大陸佳士工人運動的鬥爭,在題為〈革命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訪問稿中,曾有些簡要的分析,現轉錄部份內容如下:

「從客觀現實來看,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政治經濟形勢是有利於左翼革命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無法脫出泥淖,從歐洲到亞、非、拉丁美洲的政治動盪層出不窮,此起彼落,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政治、經濟基礎都在晃動不已。

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如同組成它的每個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不平等的層級結構,由少數幾個依據實力爭逐霸主地位的強權支配;在經歷四十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的政治、經濟秩序現正處在一個劇烈的重構過程之中,最顯著的變化是:美國霸權的衰落與中國大陸的崛起。這個變化有很可笑、深具諷刺意味的一面:資本主義的霸主美國現在違背自由貿易這條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基本教義,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而掛著社會主義招牌的中共走資派則成了自由貿易論最忠實的信徒,習近平近幾年在重要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頻頻大聲疾呼資本全球化,取代美國成了鼓吹貿易自由化的旗手。

這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重構的特點是:美國總統川普為挽回日趨衰頹的美國霸權,採取極度自利的經貿、軍事政策,不再打腫臉充胖子,提供歐、日廉價的軍事保護,同時也對歐、日施壓,要求減少貿易逆差,導致世界體系中原本以美國為首、緊密結合的美歐日統治集團出現裂痕;於是,歐、日與中國大陸一起反對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但美歐日也共同與新崛起的中國大陸有矛盾,都想削弱大陸資本對外擴張的力道,也都想打破仍被大陸國家壟斷資本封鎖的基本工業、金融、通訊、傳媒等重要的經濟部門,而聯手對中共走資派施壓。大陸走資後,也就不能不依循資本必須不斷擴張的邏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對外擴張(現在主要是通過「一帶一路」的方式),這就會損及美歐日的資本主義大國的利益。於是幾股支配世界體系的勢力,為了重新分割世界市場,各憑經濟、政治、軍事的綜合實力,激烈爭奪,構成多重的矛盾鬥爭關係,因而世界出現了高度不穩定的混亂狀態。」;「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美國要極力打擊對它最具威脅的中國大陸,以維護它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霸權,於是從經濟、軍事上圍堵大陸(包括挑動台灣與大陸對抗),阻擋大陸爭逐霸權。...隨著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危機不斷加深,國際經濟、政治的矛盾、衝突日益擴大,世局的動盪有增無已,這些變化遠非中共走資派所能掌控;大陸的經濟惡化、資本外移、失業率上升是必然的趨勢。」

金寶瑜這本書的主旨在總結1949年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經驗,以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的再革命。中國大陸是當今世界最具社會主義革命潛能的地區,也是重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最重要的關鍵所在。中國大陸的革命潛能在於它有舉世所無的社會主義革命的豐富遺產,更重要的是,由於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偉大貢獻深植大陸人心,毛澤東的形象與思想已在大多數人民中樹立了無可動搖的崇高地位;中共黨內外的右派曾聯手合作,想效前蘇聯的赫魯曉夫鞭屍斯大林、走向修正主義之所為,處心積慮,極盡所能地造謠誣蔑毛澤東,妄圖徹底摧毀毛澤東形象及其思想,為快速、全面地大搞資本主義開闢康莊大道,但終未能得逞。2011年6月,我在答覆一位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戰士易衍文先生的來稿時,曾說:「也不用怕會天下大亂,中國與蘇聯東歐的情況有根本的不同,那就是毛澤東思想這個主心骨依然堅不可摧,而且隨著社會矛盾的加深,威望越來越高,凝聚人心的作用越來越大,只要善加清理歷史問題,因應新的客觀形勢與條件,重樹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便不致出現潰散局面。」這個看法,隨著這些年大陸許多民眾主動把毛澤東的生日定為「人民節」,年年舉辦集會慶祝紀念而更加確信,尤其最近經新冠病毒的肆虐荼毒,大陸青年認同社會主義者大量增加,益發令人欣喜。以中國的人口之眾、幅員之廣及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的重要地位,如果重建了社會主義,無疑會像1949年那樣再度震撼世界,鼓舞全世界的左派力量,喚起各國久受壓迫剝削的廣大勞動人民熱烈響應,成為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最強大的推動力。毛澤東在生時常說,中國身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國,對世界人類應盡更大的責任,作更大的貢獻。中國果能重建社會主義,帶動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革命,挽人類於危亡之際,既能自救,也為人類作出最大的貢獻,比起中共走資派出於狹隘民族主義,高唱所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才是中國人最責無旁貸、也最光榮的偉業。

金寶瑜這本書總結了她數十年來積極參與左翼運動的經驗與深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歷史的心得,廣泛運用了客觀證據,對中國與世界的社會主義運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深重危機,提出了材料豐富、見解深刻的分析;她對中共走資派何以能奪權成功與兩條路線鬥爭的解釋或不無可商榷之處,但如她在本書自序中所言:「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將我所了解的中國解放後實行社會主義的歷史寫出來,以便供大家批評、討論和補充。」她並沒有視自己的觀點為定論,而是本諸一個真誠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立場,提出認識、反思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有用材料與見解,供各方人士參考,為重建社會主義貢獻一己之力。我們期望本書的出版能引發嚴肅、認真的批評,乃至論辯,從而有益於尋求社會主義革命的最好方案,那麼金寶瑜以年逾八旬的高齡,仍費數月之久,勉力完成這本著作的苦心,就沒有白費了。

2020年6月16日於新北市新店

《中國革命的道路─論解放後兩條路線的鬥爭》自序(金寶瑜)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今天,我們都看到美國這個大帝國內外都面臨著各種嚴重的危機,因此,在客觀情勢上,現在應該是美國左派挑戰資本主義體制和改變這個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美國左派能夠起來反對美國政府在與壟斷資本結合下對人民的各種欺壓和剝削,將會對全世界反對帝國主義的運動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很不幸,雖然美國左派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他們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與資本頑強地鬥爭,對改變勞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作出很大的貢獻,包括廢除童工、減少每天的勞動時間、改善工廠裡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和福利等等,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左派成功地組織了工會。在與資本不斷地抗爭中,犧牲了生命,在美國勞工史裡有數不清的英雄。
但是自從二戰之後,美國的左派發生很大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左派之前成功地組織工人應該歸功於勞動階級有它自己的政黨,美國共產黨成立於1919年,是由一些仰慕蘇聯共產革命的人組成的,美國共產黨在組織工人上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它缺少自主性,一切都是跟著蘇共走,因此不能團結到更多的左派。到了蘇聯共產黨走向修正主義時,它就完全迷失了方向。之後,五十年代在美國瘋狂反共下,右派進一步奪取了工會的領導權。美國的工會轉變了方向,成為只為工人爭取經濟利益的組織,在政治上則完全依賴資產階級的政黨,工會用工人的選票換取民主黨對工會的支持。
在新自由主義下,隨著美國的工業一步步的外移,居住在美國老工業城市的人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這樣的困境下,左派反對的力量變得非常被動,並且十分的無力。這裡我舉出一些具體的事件來,從左派對這些事件的反應和所採取的行動,我們可以對美國左派的力量作一個評估。雖然這樣的敘述將會把問題扯遠了,但是我認為會有助於認識美國的真實,然後再回去看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我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城住了30多年,我的工作就是在這個城的一所大學教書。底特律裡所有的事都離不開資本與勞工之間的矛盾,二十世紀初,底特律城的居民大部份是來自歐洲各國移民,上世紀二十年代有大批南部的黑人北上,加入工人的隊伍。二次大戰時,底特律的汽車廠積極地投入了軍事用品的生產,它們從製造汽車轉為生產坦克、軍用卡車、飛機等。大戰時生產大量增加,雇用的工人也大量增加,因為很多男的被徵去打仗,所以女性開始在生產線上生產。二次大戰結束了三十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戰後五十年代是美國經濟最繁榮的日子,底特律汽車生產達到頂峰,人口達到一百八十五萬 (今天人口下降了一半,只剩下九十萬人)。這時新的公路的建設便利了新的工廠和住家從底特律城裡搬去郊區,郊區的興建也是戰後美國經濟進入極盛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投資投向郊區新建的工廠、住家、學校、商場、大型購物中心等等,從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提高了GDP和就業。二戰後,汽車的生產和底特律的居民逐漸移向底特律的郊區,移居到郊區的人大部份是白人,這些白人的工作集中在工程師、醫生、教師、律師和大公司的管理階層,他們多屬於小資產階級,留在市區的多半是勞工階級,因為種族歧視,很多黑人都無法搬去郊區。底特律城和郊區的居民之間黑白分明,不同的階級階級分明。底特律和郊區在行政上屬於不同的城市,各有自己財政的稅收和開支,各自有自己的學校。學校的開支來自房地產稅的收入,郊區的學校有各種課外活動(球隊、音樂、美術等等),底特律的學校連教科書都買不起。
郊區的繁榮的另一面就是底特律城的蕭條和人口逐漸下降。之後,汽車生產更進一步從底特律的郊區搬到美國南部工會力量比較弱的一些州去生產。七十年代後半我搬去時,底特律的城裡已經很蕭條,市政府的財政困難,入不敷出,因此,必須大幅削減各種開支,其中包括公共教育的開支,在貧窮住宅區為了節省開支,連讀書館都被關閉;另一方面,將一些公共設施,像水、交通和收垃圾費等加價。除此之外,底特律市政府更增徵城裡居民的房屋稅。到了八十年代時,更多的汽車生產從美國南部移到墨西哥,底特律失業的居民再度增加,城市的情況更進一步衰退。
1980年左右,正是汽車工廠搬離美國時,通用汽車(GM)突然宣佈要在底特律城裡建一個新的汽車工廠,消息傳來底特律市政府和居民都非常驚喜。通用汽車要底特律城給它一塊建廠的地。底特律城裡有許多的空地,但是通用汽車則堅持要一塊住滿居民的土地。這塊地是早年波蘭移民的住宅區,也有不少後來從南部移民過來的黑人,這個叫波蘭城(Pole Town)的小區有1500住家,144家小生意,和16所教堂。底特律這樣的有人有生意的小區已經不多。但是底特律的市政府還是把它讓給GM。市政府借用一條法律(Eminent Domain,這條法律規定如果因為需要,政府有權強迫居民遷移,但是這裡的需要是指用地建學校或是道路,而不是為私人牟利公司要用地。)為了GM建廠市政府趕走了這裡的居民和小生意,拆毀了教堂,然後把廠地清掃乾淨,交給GM。而且所有的花費都由底特律市政府負擔,在與GM的協議裡,市政府還在GM開始生產後減免它應付的所得稅。在達成協議的過程中,底特律和美國其它地方的左派認為這樣專橫無理的做法對居民太不公平,於是聯合起來反對,在整個拆遷的過程中進行干擾,當推土機已經開到教堂門口時,天主教神父還帶領著信徒們在教堂裡祈禱。這是我搬到底特律後(我住在郊區)看到左派起來反抗的第一次。
GM獲勝後在波蘭城蓋了一個新汽車工廠。三十幾年後,2018年底GM宣布它將關閉美國的三家工廠,其中一個就是底特律波蘭城工廠。GM同時宣布要關閉加拿大的一家工廠,GM一步步將汽車生產撤出美國和加拿大。1980 年GM毀掉了一個熙熙攘攘很有人氣的社區,今天工廠關閉後留下一大片死寂的空間,底特律又多了一個被遺棄的工廠。回頭來看,1980年反對GM在波蘭城建廠是對的,但是也是完全沒有用的,你要反對,讓你去反,我要建廠,照樣建,按照資本的規律,建建關關是合理的,不用的工廠留在那邊不去處理也是合理的。三十年後我們看到這一次左派正義的反對完全失敗。
底特律已經有太多被遺棄的工廠,不用調查,也不用統計,我保證底特律被遺棄的工廠,以平方公里來算,一定是世界第一。所有的汽車公司每次建新廠就把舊廠廢了,但是因為拆毀工廠太花錢,所以就留在那邊不去作任何處理。我還住在底特律時,每次有朋友來看我,我都帶他們在城裡走一圈來參觀這些被遺棄的工廠。我教書的時候,跟兩個同事,每隔一個學期合教一門底特律的課,我教經濟,另外一位老師教勞工史,第三位老師教底特律的詩詞,詩詞中很多都是工人自己寫的形容做工時的情形。每次這門課結束前我們都帶學生去底特律城參觀,很多參觀點都是工廠的“遺址”。底特律被遺棄的工廠已經相當的有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網上看看這些被遺棄的工廠。(https://jalopnik.com/the-ruins-of-detroit-industry-five-former-factories-5110995)
底特律有一個很有名的棒球隊叫老虎棒球隊(Detroit Tiger),這個球隊的棒球場(老虎棒球場)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很為一般市民喜愛,它有很多便宜的硬板凳的座位,一般人可以負擔得起,過去看棒球是一個夏天的娛樂休閒活動。1992 年老虎棒球隊被一個作披薩生意發家的馬克伊利區(Mike Ilitch) 買去,老虎隊的新老闆認為原來的棒球場已經老舊,要求市政府補助來建造一個新的棒球場。在美國很多城市的球隊(棒球隊、足球隊、籃球隊)對它們所在的城市都有同樣的要求,因為新的球場會吸引更多的顧客,而且新的球場可以只留少數硬板凳的便宜座位,設立更多舒服的高票價座位,賺更多的錢。如果市政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這些球隊的老闆就用要將球隊搬走作為要脅。有名球隊多半是在比較老的城市裡成名的,這些老城市一般都是因為工廠搬走,稅收不夠而財政拮据,像底特律還有一些其它的老工業城,都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工業遷移,人口減少,一些商業也跟著離開,如果連球隊都留不住,那就真正到了末路,所以最終市政府總是答應球隊的要求,就算是用發債券來借錢,也得為球隊建新的球場,底特律的新棒球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建成的。底特律的一些市民反對將老虎棒球場拆毀,他們組織起來反對,這是我看到在底特律城左派反對運動的第二件,他們的反對也是正義的、合理的,底特律市的財政已經如此拮据,市民連最基本的需要都無法滿足,這時政府卻要拿錢給棒球老闆建新球場,實在說不過去。反對建新球場的運動堅持了整整十年(1987-1997)而告失敗。新的棒球場1999年建成,位於底特律的城中心,在棒球場的附近又蓋了一個新的足球場,圍著這兩個新球場,有飯館、酒吧,音樂廳,把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這幾里路的城中心,來供郊區收入較高的居民來這邊消費。之後,左派在市民支持下,反對在底特律蓋賭場,仍然是反對歸反對,1999年底特律建了三個賭場。美國本來只有兩個州允許設立賭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增加到23個州。雖然大家都知道用設賭場來“發展”經濟絕對不是上招,但是每個州都在就業減少,稅收下降的情況下,用藉建賭場來增加就業和稅收。
2001年911 之後,美國進軍阿富汗,2002年美國進一步發動侵略伊拉克的戰爭,我也跟著參與反侵略戰爭的活動,在學校裡宣傳反戰,請了一位天主教神父演講,在街上參加示威遊行。到今天戰爭已經進行近20年,阿富汗和伊拉克被破壞得滿目瘡痍,人民受到極端的苦難,當年的反戰卻半點用都沒有。
到了2008年的房貸危機,底特律的市民遭遇到最嚴重的浩劫。2008年的房貸危機是因為美國的幾個大銀行和一些房貸公司的投機引起的。這些金融機構,在房價一起一落間賺了大錢,但是在這房價一漲一落間,底特律的居民失去了他們最值錢的財產,更失去了他們住了幾十年有感情的家,失去了這個他們在這城市裡唯一可以落腳的地方。上世紀末,房價上漲時銀行和房貸公司把握住賺錢的機會,放寬了房貸的標準,根據房屋估價公司高的估價貸款給屋主。譬如說一所原來值六萬元的房子漲價到十萬元,按照十萬元,銀行貸款八萬元給屋主。等到房價跌回六萬元或者更低時,屋主支付貸款有困難時,銀行就將住屋收回,把原屋主趕出家門。銀行將收回了的房子拍賣,當房子在市場上拍賣多了,房價就更往下跌。到2009年和2010年時,原來價值幾萬元的房子跌到幾千元,這時許多外地投機的人就來買去。這些房子原來的屋主都是多年之前買下來為自己退休時居住的,在房貸危機中,他們失去一切。
金融風暴發生得如此之快,左派連反對的機會都沒有。這下可好,風暴過了,左派只能留下來收拾殘局。我認識的一個研究底特律勞工的學者,他實在看不下去這些屋主受到的苦難,把拯救他們看為自己的責任。他組織了居民,在銀行收回房屋,警察來要把屋主的傢俱、用具、衣服丟到街上時,這些居民就把車道擋住,使得車子開不出去;他更帶著一些房子被沒收的屋主去法庭向銀行起訴,因為許多被没收的房子是違法的,但是抗爭了多年,能夠把房子討回來的只是極少數。
房貸危機將底特律城進一步推向崩潰的邊緣。底特律城多年來財政收支的不平衡到了2013年7月終於支持不下去而宣布破產。破產數額達180億到200億美元之大,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城市的破產事件。破產的細節這裡無法多說,底特律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了還債。那一次金融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救銀行、救汽車公司,就是不救底特律的貧困的黑人居民,要救誰?不是個種族問題,是個階級問題。
我寫了幾千字就是想說明從我看到的近四十年的美國左派的具體抗爭中,顯示出今天美國的左派的力量非常薄弱,他們無法對美國的資本主義提出挑戰,只是看到不公平的事憑著正義感一件件地反對。美國的左派敗退到今天的樣子,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左派除了短暫的工人運動之外,他們沒有自己的信仰,沒有自己的政黨,在政治上完全依靠資產階級的政黨,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失去了一切,其實,說他們失去了一切並不正確,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自己的鬥爭歷史,並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階級意識,因此,到今天連如何去反省都很困難。
反過來看,中國左派有自己的革命歷史,中國革命的歷史是革命前輩用他們的血和生命寫下來的,是我們極為珍貴的遺產,中國的革命史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依據。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將我所了解的中國解放後實行社會主義的歷史寫出來,以便供大家批評、討論和補充。其實,我並不適合來作這項工作,因為我並沒有直接參與解放後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但是我的有利條件是因為我在美國帝國主義下生活多年,對資本主義有相當的了解,因此,可以借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來了解社會主義。
附:金寶瑜簡歷

1936 生於北平(今日北京)1950 隨父母遷居台北,同年考入北一女初中1956 考入東海大學生物系,後轉學至經濟系1961 赴美就讀於 Bryn Mawr 大學經濟系研究所,接觸民權運動和反越戰運動,1979年獲Bryn Mawr 大學經濟學系,博士學位。1965在5 移居紐約,參加從台灣到美國留學生的海外台灣人左派讀書會,學習中國歷史,讀《毛澤東選集》1968 先後移居巴爾提摩和田納西,兩個女兒相繼出生1976 移居底特律1977 在底特律城 Marygrove 大學任教1979 初次到大陸各地參觀訪問1981 參與在美國美國進步華人發行的《台灣思潮》雜誌1994 於東海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97 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2003 以 Marygrove 大學榮譽教授頭銜退休,參與台灣左翼發行的《批判與再造》雜誌2013 移居加州灣區至今
自1993起開始積極參與國際左翼運動,先後於德國、菲律賓、加拿大、馬來西亞、印度、香港、巴西、阿根廷、荷蘭等地參與反帝國主義以及反全球化集會遊行並發表演說。
金寶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論述、美國宰制下的帝國主義經濟批判,以及中國社會主義經驗的探討,她的主要著作包括:1,《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2,《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China’s Countinuing Class Struggle since Liberation》《革命與反革命─中國自解放後繼續的階級鬥爭》菲律賓: IBON 出版社,2012。3.《Rethinking Socialism》:Paris,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8, 與已過世許登源合著。法文版,Soleil Rouge, 20184.《From Victory to Defeat: China’s Socialist Road and Capitalist Reversal》Paris: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19。土耳其文版(Onurcan Ulker 翻譯):Patika Kitap, 2019。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五(劉璧嘉)

半路出「家」:給佳士女性主義者們的「家書」

前言

這篇文章之所以會誕生,是因為朋友希望我以女性主義者的身分寫點東西,特別是因為學生領袖譬如顧佳悅、岳昕及沈夢雨等都是女性主義者,岳昕更是深度地參與在中國大陸的#MeToo之中。當時我爽口答應,要動工之時卻不知該如何動筆。或許是我並不想玩「女人支持女人」的把戲吧。作為一個沒什麼「女性認同」的生理女,為了支持再一次把自己穩固成「女人」本來就不誠懇。此外,我實在不想讓外人再一次把女性主義演繹成一個唯性別、唯女人、甚至是女人圍爐取暖的學問——女人本來就不一定要支持女人。朋友跟我說,不用想那麼多,你們都是女性主義者,這還不夠嗎?但當佳士運動表面沒有明顯的女性主義主張的時,訴諸對個人的支持(因為ta們「個人」是女性主義者),其實就不是一個「政治性」的支持,頂多是一個粉絲啦啦隊對偶像的支持——而這我就更做不出來了。想來想去,我決定不如就先把女性主義擱在一旁,不用每一下都用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思路來狠的,非要要祭出「女工」、「解放不只是中產階級女性」的硬話不可,寫這封信,算這是一個實驗,就看女性主義的靈光與關懷在這裡可以照出一個什麼輪廓出來,並嘗試從「家庭」一事入手。 繼續閱讀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五(劉璧嘉)’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四(郭佳)

你們幹出了「第三個北大」給北大馬會同學

抗爭中的馬會同學們,

作為十年前進入北大讀大學的校友和以左翼為政治、知識和革命認同的學生,我支持馬會對校方和菁英學生的抗爭,支持馬會同學在與工人的連結中幹出改造自身與社會的知識、情感與行動資源,在實踐中幹出常為新的「北大精神」。

昨天,一位多年力行公益的北大同學終於因為關心一件最切身的公共事務,依法申請信息公開,而被深夜約談,以致母親精神崩潰,自己失去自由,我們這些匿名者,敬佩岳同學具名上書的勇氣,更欽慕他臨事不懼的正氣,而有司諸公你們究竟在怕什麽?岳同學最怕的是,對不起百廿年前的五四先輩,毀了精神上的校慶,而你們最怕的是『出亂子』毀了政績上的校慶,我們於是想問,這到底是誰和誰的鬥爭?這是『兩個北大』之間的鬥爭。──湖底群魂

(「聲援勇士岳昕」大字報,圖片來自網路) 繼續閱讀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四(郭佳)’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三(劉璧嘉)

「格格不入」的可愛與尷尬:革命幻滅與斷層時代的佳士左翼青年

一、孤獨的左翼

在這個年代,當一個行動派的左翼是一件孤獨的事。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后,福山提出了「歷史終結論」。說白了,就是「左翼終結論」。近一百年的社會主義實驗不但不是一個老舊但可貴的遺產,而是一個不值一看的歷史跳板而已,反正以後就會是市場經濟配上西式民主政治——「人們」都是這樣說的。

同時,在中國經濟繁榮的城市景觀底下,自由派的論述一直是比較流行的——把中國問題定性為政治和文化問題大於經濟問題,左翼青年的政治經濟分析方法就顯得邊緣了。我們不全盤否定自由派理想的正當性,但政治志向的選擇除了是知性的選擇,也是美學選擇──我們想說的美學是感知的科學,而非品味或趣味的知覺而已。左翼青年自知自己是與主流知識青年的流行有差距的。這種尷尬就像是當Yankees棒球帽(自由派)是流行款時,還有人堅持戴草帽(左翼)一樣尷尬。就如在佳士抗爭中被捕的顧佳悅的自白書中劈頭第一句──

中國,民主、平權、言論自由——隨便怎麼組合——都會顯得時髦、單純,有一種遠離官方和政治的清新,不像毛左這麼格格不入。

對,這篇文章要說的,是「格格不入」的問題。 繼續閱讀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三(劉璧嘉)’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二(郭佳)

知識-情感-生活-精神的交纏:佳士青年的左翼養成攻略

郭佳

佳士工運的力量與聲勢,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運動中的工人-學生聯合;占據佳士工人聲援團主力位置的左翼大學生們爆發了極具衝擊力且持久的能量,更呈現了一個高度堅定堅硬的、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為語言、精神和知識,同時強調階級的原真性(authenticity)、以階級正義為歷史進步論之依據的馬克思主義者毛主義者的左翼樣貌。在關於佳士工運的報導與討論──尤其是西方媒體──中,左翼學生的行動進展和形狀總是獲得更多的關注,這些關注背後實則是對當下中國青年知識分子中左翼思潮的興起的敏銳觸覺。 繼續閱讀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 之二(郭佳)’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之一(郭佳 劉璧嘉)

佳士工運與許多毛派青年的投入支援引起中國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自由派、社會民主派、馬列毛派、新左派等等紛紛以不同的原因表達了聲援,各自也都對佳士事件有不同的評價。兩位與毛派青年年齡相近、出身北京與香港的左傾女同知識青年,在支持佳士運動之餘,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之意,從她們的成長經驗與思想認知,用心寫了一組四篇文章,對佳士毛派青年提出了批判,措辭雖不無尖銳之處,態度卻是友善、真誠的。然而,由於兩位作者不具紮實的哲學基礎,在思維方法上是主觀唯心的,也不熟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政治經濟學,對馬列主義的組織原則更缺乏認識,因而在世界觀、方法論、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上,都和毛派青年有根本的差異,她們的批判也就不能深中肯綮。她們除了不熟悉馬列主義外,也沒有力求全面掌握毛派青年參與佳士運動的過程與毛派青年發表的自述、演講,主要是從自己的主觀經驗與價值觀出發,再投射到毛派青年身上,要求他們「應當」如何如何,自然無法深入了解毛派青年的思想與心理;當毛派青年已從工人運動中深刻地自覺到本身小資產階級的落後性與反動性,進行嚴格的自我批評時,兩位作者卻仍從小資產階級激進派的立場對他們多所指責,這樣的批判必然終隔一層,難有效果。不過,兩位作者的這組文章仍有其價值,她們真實地坦露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心靈世界與價值觀念,表現了當代部份激進青年的思想與心理狀態,有助於促進反資本主義力量更廣泛的聯合。這組文章所反映的問題,既與馬克思主義誕生時期就痛加批判的繁雜多樣的各類所謂「社會主義」(比如無政府主義)有關,也與二戰後西方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新左派、新社會運動等等思潮、運動有所聯繫,值得進一步討論。有興趣了解馬列主義革命黨的組織原則與黨員修養者,可參見劉少奇一九三九年七月在延安馬列學院的演講《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對日抗戰時延安湧進大批工人、農民以及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份子,不少人加入了中共,劉少奇的演講主要講述各不同階級出身的黨員應如何在革命中鍛煉改造自己,去除身上原有的泥污,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這篇文章在文革中雖因個別的文句而遭到批判,仍不失為較完整地闡述馬列革命黨組織的好材料。兩位作者很強調要重視個人的感情、慾望,關於這點可參考同為馬列主義革命者的拉丁美洲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遺孀阿萊伊達.馬奇寫的回憶錄《玫瑰與革命》,裏面很細膩地描述了浪漫多情的切.格瓦拉對愛情、婚姻、家庭與革命的態度。──編者

導言

2018年夏天開始,佳士工人組建工會及左翼學生連結工人的抗爭,因為打出鮮明的左翼旗幟、學生積極深度介入運動且牽涉學生及工人頗多,在中國大陸內外左翼界引起廣泛的關注。我們支持佳士工人組建工會,支持學生與工人連結起來尋找革命的路徑、在摸索中幹革命,在此我們以佳士聲援團外圍成員的位置對於運動進行觀察、分析並寫作這一專題的四篇文章。 繼續閱讀 ‘對佳士左翼青年的批判與期許之一(郭佳 劉璧嘉)’

「人類可以擺脫資本主義嗎?─反思俄國革命百年來的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座談會專輯導言(杜繼平)

為紀念俄國革命一百周年,《批判與再造》、「新國際」和「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於2017 年10月21、22 日合辦了「人類可以擺脫資本主義嗎?─反思俄國革命百年來的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座談會,兩天的座談與討論內容已由《人間思想》製作專輯,整理成文字紀錄,刊登在甫出版的《人間思想》第十七期,有興趣了解座談與討論完整內容的讀者,可向人間出版社洽購。──編者

1917 年的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運動樹立了劃時代的里程碑。十月革命不僅激勵了全世界追求人類解放的人們,革命後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建立了「第三國際」支持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民族解放運動,促成反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滾滾洪流,浩浩蕩蕩,洶湧澎湃,捲起千堆雪,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是在這個世界革命浪潮中的一大成就。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不但使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發生數千年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根本變化,重建了中國的獨立自主,更在蘇聯變質、實行修正主義、背離馬克思主義後,發動「文化大革命」,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建立了新的里程碑,激起全世界反資、反帝的狂飆,「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但文革未竟其功,中共在文革結束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蘇聯及其附屬的東歐集團亦於一九九○年代相繼崩潰,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谷,似乎社會主義已成了渺茫無望的空想,在許多人心中喪失了吸引力。

然而,自一九八○年代開始的資本全球化,隨著社會主義運動的退潮,愈益橫行無忌,在資本為求利潤不擇手段的無窮貪欲與嗜血本性下,越來越多人的生計無著,貧富差距日形擴大,階級矛盾不斷加深,自然生態遭受的破壞也有增無已,人類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世局動盪不安,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衝突、暴亂,此起彼落,無日無之。這也正是我們認真反思人類前途的時刻,究竟人類能不能擺脫資本主義?我們能不能破除淺薄、扭曲的反共宣傳,在理性地反思社會主義的歷史中,實事求是地總結正反兩面的經驗,重建社會主義的路線?這是我們在2017 年10 月21、22 日兩天舉辦「人類可以擺脫資本主義嗎?─反思俄國革命百年來的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座談會的主旨。

由於1949 年後,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了三十多年的反共白色恐怖統治,視社會主義如洪水猛獸,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被斬草除根,台灣猶如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思想的荒漠,絕大多數人對社會主義充斥著誤解與偏見,這種情況即使在解除戒嚴後也沒有大幅的改變。因此在俄國革命百週年之際,舉辦這場座談會,對破除長期累積的固有成見,特別具有意義。

這次座談會邀請了美國的金寶瑜、大陸的陽和平、台灣的陳信行參與座談,大陸著名的左翼作家曹征路在第二天也參與了討論,可惜他的發言部分因故未能全部刊載(按:曹征路先生的發言後來也整理出全文,題曰《我的社會主義經驗》),但這次座談會仍發揮了促進分居不同地區的中國左翼知識分子交流的作用。座談會從不同方面深入探討了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雖因時間所限,未能更全面地論及總體的成敗得失,尤其在遭遇的困難與所犯的錯誤上,談得太少,但讀者只要用心閱讀,必可有不少的收穫。

 

詹尤克專訪陽和平:為建設一個真實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奮鬥

轉載自《馬列之聲》網站https://www.mlzs.work/t/topic/1108

土耳其左翼青年學者詹尤克的這篇專訪原發表於大陸的《激流網》,但可能因內容犯忌而遭刪除,再由《馬列之聲》重加登載。陽和平曾於去年十月來台灣參與我們為紀念十月革命百周年而主辦的「人類可以擺脫資本主義嗎?─反思俄國革命百年來的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座談會,談他對中國社會主義與文革的看法,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https://critiqueandtransformation.wordpress.com/2017/11/01/20171021%E3%80%8C%E4%BA%BA%E9%A1%9E%E5%8F%AF%E4%BB%A5%E6%93%BA%E8%84%AB%E8%B3%87%E6%9C%AC%E4%B8%BB%E7%BE%A9%E5%97%8E%EF%BC%9F%E2%94%80%E5%8F%8D%E6%80%9D%E4%BF%84%E5%9C%8B%E9%9D%A9%E5%91%BD%E7%99%BE/───編者

每月論壇編者按:以下對陽和平(Fred Engst)的專訪由詹尤克(Onurcan ülker)主持(兩者簡介附後)。訪談於2017年4月7日在北京進行。同名文章由(印度)政治經濟研究所(RUPE)於2018年1月19日首發。本文已經過編輯和重新排版。正如RUPE編輯在原文中所介紹的那樣,陽和平的這篇專訪“在親身經歷與深刻思考的基礎之上,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透徹的解讀”。的確,與我們之前發表的糾正反毛思想的文章一樣,陽和平也有力地駁斥了對毛的主流評價。我們對“真正的‘中國奇跡’是社會主義”這一節印象特別深刻:有些人覺得毛澤東時代的經濟增長不如後毛澤東時代,陽和平對這種論斷進行了雄辯地反駁。通過對統計資料的直接比較,以及對如今學界“GDP回溯計算方式”的明確批判,陽和平告訴我們“毛澤東時代建立的經濟基礎,為如今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根本前提。”

激流按:此文對原英文版的訪談進行了部分的修改和更正。

繼續閱讀 ‘詹尤克專訪陽和平:為建設一個真實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奮鬥’

答《三論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上)(杜繼平)

昨天在台南的讀書會上,順便跟學生分析了朝鮮半島的新形勢,重點在指出:雖然南北朝鮮的領導人在《板門店宣言》中都強調「自主统一」、「民族命運自決的自主原則」,表達了雙方共同的主觀意願,但韓國並非真正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朝鮮戰爭停戰後,美國仍繼續在韓國駐紮了數萬美軍,組成美韓聯軍,最高的軍事指揮權則掌握在美國司令手裏,韓國並無國防自主權,實際上附庸於美國,是受美國支配的被保護國,因此能否做到《宣言》所說的:「為在半島構建牢固的永久性和平機制積極合作,終結半島目前不正常的停戰狀態並建立牢固的和平機制」,主要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美國目前表面上贊成南北朝鮮緩和對立,是因北朝鮮已發展出足以攻擊美國本土的核子導彈,令美國心生畏懼,不能不對北朝鮮有所忌憚。美國的如意算盤是藉由經濟制裁與南北朝鮮的和解,迫使北朝鮮徹底毀棄核武,再設法瓦解北朝鮮政權。但金正恩絕不至於愚蠢到無條件放棄核武的撒手鐧,任由美國宰割。因此朝鮮半島的和平仍前途多艱。談話中,我也簡述了朝鮮戰爭的過程。有學生聽後就說,她看了諸多新聞報導與評論後有不少疑惑,重要的原因是對朝鮮戰爭與南北朝鮮分裂的歷史缺乏認識,很希望能補上這方面的不足。她提出的其實是台灣大多數人共有的問題。於是,便想到2011年5月我曾為文答覆大陸一位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戰士關於實現共產主義的問題,其中除論及大陸形勢與對毛澤東的評價,也談到朝鮮戰爭的歷史真相,文章在《批判與再造》登載後,當時大陸著名的左翼網站《烏有之鄉》在加了編者按語後也予轉載。現在予以重刊,或有助於解答學生的疑惑。──作者 繼續閱讀 ‘答《三論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上)(杜繼平)’

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未來(Prof. Jose Maria Sison著/范振國譯/金寶瑜校訂)

菲律賓的政治經濟學會(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ic, IPE)今年為紀念俄國十月革命一百週年出版了《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在21世紀》(Lenin’s Imper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共收錄八篇論文,壓卷之作是創建菲律賓共產黨、現流亡於荷蘭的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作品。西松的論文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歷史分析,簡要總結了一百多年來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發展與變化,提出了他對世局的看法與對社會主義前景的展望,頗值一讀。──編者

作者簡介:Prof. Jose Maria Sison:

菲律賓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創始主席(1968-1977)。馬可仕(Marcos)法西斯政權的政治犯(1977-1986)。目前是菲律賓民族民主陣線(NDFP)首席政治顧問。國際人民鬥爭聯盟主任委員。曾任菲律賓大學與菲律賓文化學會英國文學和政治學教授。東南亞寫作獎詩獎得主(1986)經常針對菲律賓與全球議題發表著述與演說。在Robert A.Gorman 編輯的《馬克思主義傳記字典》(倫敦:曼塞爾出版有限公司London: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86)JMS,被認為是自馬克思恩格斯之後200名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

導言

如果不理解從過去到現在,社會變革與發展軌跡的運動規律,特別是在資本主義還處於支配地位,社會主義仍須利用持續的經濟與金融危機,以及呈現帝國主義寄生性、暴力性、衰敗性、垂死性特徵的侵略戰爭,以得復興的此時此刻,要討論或闡述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未來是艱困甚至不可能的。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度過了那個時代,當時美帝國主義的一個雜役(譯按:指福山)由於20世紀結束前,資本主義在中國,蘇聯、東歐與東德的復辟,狂妄宣稱:人類無法超越資本主義以及自由民主制,社會主義事業已經死亡。

自那時起,在自吹自擂是冷戰的獲勝者以及單極世界唯一的超級強權後,美國因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災難性的危機與新保守主義的侵略戰爭付出極高的代價,遭受重創,加速了自身戰略力量的衰退。上世紀初期的幾十年中,出現了多極的世界,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加劇,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日益尖銳。 繼續閱讀 ‘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未來(Prof. Jose Maria Sison著/范振國譯/金寶瑜校訂)’

中國以工農聯盟作為農村的發展戰略(許登源.金寶瑜 合著 范振國 譯)

此文於1991年3月發表於美國每月評論雜誌(Monthly Review)

過去這幾年,中國某些政府的高層官員和許多社會科學家,都承認了在毛澤東領導下完成的許多農村建設的成就(1)。然而,就在承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土地生產力的增加、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供給中國大多數鄉村人口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成果之時,他們卻迴避了對毛主席發展模式的分析。因為這樣的分析會揭露毛主席和劉少奇、鄧小平兩條路線的根本差異,並且將摧毀鄧小平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解釋以及隱藏在他的改革背後的理由。

毛主席相信,土地改革後繼續不斷的階級鬥爭是驅動農村發展的主力,在革命後的重建時期,他把工人農民之間的聯盟放在階級鬥爭的核心。毛主席的這種階級分析把他的路線和劉/鄧路線做了根本的區別。 繼續閱讀 ‘中國以工農聯盟作為農村的發展戰略(許登源.金寶瑜 合著 范振國 譯)’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日報》

1956年2月,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赫魯曉夫在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作了秘密報告,以反對個人崇拜之名,不加分析地徹底否定了斯大林。秘密報告曝光後,舉世震驚,右派欣喜萬分,藉此大作反共文章,在社會主義陣營則引起思想的混亂、困惑與不滿的情緒。中共當局不同意赫魯曉夫粗糙、簡單的片面看法,在毛澤東主持下,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商討對策。幾經討論後,決定發表〈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糾正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全面否定的錯誤評價,表達中共的觀點與立場。這篇文章既讚揚蘇共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批評,又肯定了斯大林對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貢獻。從唯物辯證法與歷史唯物論的理論高度,分析了個人崇拜產生的思想、歷史與社會的根源,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充份體現了共產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文章說明了從奴隸主到資產階級各種剝削階級的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的區別、領導人物與群眾的關係、群眾路線的思想與工作方法,特別是根據毛澤東的觀點,闡述了矛盾會普遍存在於包括共產主義社會在內的所有人類社會中的唯物辯證觀。文章發表後普獲社會主義陣營的好評,蘇共的機關報《真理報》亦予轉載,已成共產主義運動史的重要文獻,值得細讀,文中黑體為我們所加。─編者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日報》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總結了國際關係和國內建設的新經驗,作出了關於堅定地執行列寧的社會制度不同的各國可以和平共處的政策,發展蘇維埃的民主制度、貫徹遵守黨的集體領導的原則、批判黨內的缺點、規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六個五年計劃等等一系列的重大決定。

反對個人崇拜的問題,在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二十次代表大會非常尖銳地揭露了個人崇拜的流行,這種現象曾經在一個長時間內的蘇聯生活中,造成了許多工作上的錯誤和不良的後果。蘇聯共產黨對於自己有過的錯誤所進行的這一個勇敢的自我批評,表現了黨內生活的高度原則性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生命力。

繼續閱讀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日報》’


《批判與再造》簡化字版

《批判與再造》粉絲專頁

《批判與再造》1~55期

《批判與再造》全五十五期
(2003-2009)html版文章

第01期 第02期 第03期
第04期 第05期 第06期
第07期 第08期 第0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第13期 第14期 第15期
第16期 第17期 第18期
第19期 第20期 第21期
第22期 第23期 第24期
第25期 第26期 第27期
第28期 第29期 第30期
第31期 第32期 第33期
第34期 第35期 第36期
第37期 第38期 第39期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批判與再造》全五十五期
(2003-2009)pdf版文章

文章存檔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者(詳細圖說請按此)

RSS China Study Group上的新文章

  • 發生錯誤;該訂閱可能暫時失效。請稍後再試看看。

RSS 烏有之鄉上的新文章

  • 發生錯誤;該訂閱可能暫時失效。請稍後再試看看。

復刊啟事

一、《批判與再造》因經費所限,復刊後將以電子版為主,印刷版則改以叢刊方式,選輯電子版文章,不定時出書。我們殷切期望支持本刊的朋友捐款贊助, 我們的出版品除在市面銷售,也將寄贈給贊助戶。捐款請寄: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南台北分行 戶名:張星戈 帳號:03010296140。捐款戶請以電子郵件告知地址與聯繫方式(電郵信箱、電話或手機)。
二、原貼在http://blog.xuite.net/g1.p2/critique的舊刊選文將彙整至復刊的網站,以便讀者閱覽。
三、本刊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四、復刊信息請廣為傳佈。

《批判與再造》稿約

《批判與再造》旨在提供一個用左翼觀點曠觀寰宇、立足本地的公共論壇。我們歡迎引介世界思潮、評析國際與中國兩岸政治經濟形勢及社會文化現象、回顧反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的文章,與反映社會現實的文學創作。同時也期望不同觀點之間開誠布公的論辯,以有助於釐清觀念、深化認識,促成左翼力量的團結進步。因此,我們衷誠盼望各方朋友來稿,充實《批判與再造》的內容,推動台灣左翼以至世界左翼聲勢的再興,抑止人類處境的進一步惡化。

 我們的徵稿原則如下:

一.文字請力求簡潔扼要,一般評論以5,000字以內為宜。

二.理論文章字數不限。

三.論辯文章務必觀點明確、邏輯嚴謹,秉持實事求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原則,切忌曲解論辯對手原意,或迴避論題,言不及義。

四.我們充分尊重所有來稿的觀點,但有時視編務需要,須在不損及作者本意下,酌情刪改。如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五.本刊因經費所限,無法提供稿酬,敬請見諒。

 來稿請寄critra99@yahoo.com.tw

Blog Stats

  • 338,201 hits